近年来,诸多健身中心、美发沙龙、教育培训等机构在消费者购买会员卡并预付费用后,出现了商家潜逃、停业、歇业等现象,引发了众多消费争议,造成消费者的金钱损失,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。
通常这些商家在闭店前,以店庆、促销等名义大肆吸引消费者充值缴费。然后通过“职业闭店人”一系列精心策划的“合法”手段,帮助这些商家变更法定代表人、转移资产、逃避债务,最终让商家“体面”地关门大吉,而消费者则成了无辜的受害者,预付的费用如同石沉大海,再也无法追回。这种乱象不仅让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到巨大损失,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更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,冲击了社会信用体系。
职业闭店人是指那些专门协助经营不善的公司制定关店、撤离计划,并负责处理后续消费者维权问题的特定群体。这些职业闭店人通常以“第三方”的身份介入善后工作,对消费纠纷的解决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。
这种行为消费者虽然能事后维权,但时间成本较高,如何做到风险预警前置,保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?教你识别职业闭店骗局!
第一步:查企业背景
在决定预付费前,消费者可以查看其工商注册信息,比如注册时间、地址、业务、现状等。
第二步:看经营状况与法律诉讼
通过查看是否有异常经营记录,如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。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判断企业经营稳定性的参考。法律诉讼记录是了解企业信誉的重要窗口。如果企业涉及多起消费者维权诉讼,那么消费者就并要谨慎考虑是否进行预付费消费。